持續回暖
1月14日拍攝的夜幕下的廣西欽州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
據北部灣港欽州碼頭有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廣西欽州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95.04萬標箱,同比增長30.98%。
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極寒中堅守
大慶薩爾圖機場管理有限公司機務工程師為飛機除防冰(2020年12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暫停鍵”
1月9日,市民在石家莊市街頭騎車。
據石家莊市各交通部門最新發布,9日上午起,石家莊市公交各線路停止運營,地鐵各線路停止運營,出租車全部停止運營,恢復運營時間另行通知。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中國速度
1月14日,工人在石家莊市集中隔離點建設工地組裝集成房屋。
石家莊市集中隔離點工程項目正採取晝夜連續施工的方式加緊建設。
新華社發(樑子棟 攝)
義不容辭
1月11日,在天津市急救中心,即將啓程的醫療隊員豎起大拇指表達信心。
當日,天津市支援河北省石家莊院前急救醫療隊啓程趕赴防疫一線。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快進鍵”
1月12日,石家莊市元氏縣使莊村村民在接受核酸採樣。
當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啓動全市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騎警煉成記
2020年12月15日,一名隊員在訓練首日摔倒的一剎那跳開。
在1月10日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前夕,福建省福州市首支女子鐵騎成立。從訓練場到路面,女隊員們光鮮帥氣的形象背後,是日復一日艱苦的訓練。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未來列車
1月12日拍攝的高温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駕駛台。
1月13日,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正式啓用,設計時速620千米,標誌着我國高温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嚴寒中的“暖流”
1月11日,交警在盤州市蛾螂鋪大橋上進行撒鹽除冰作業(無人機照片)。
受強冷空氣影響,近日來貴州省多地連續出現低温凝凍天氣。盤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及各交警中隊的400餘名幹警連續多日全員上崗,晝夜輪值,開展撒鹽除冰作業,全力保障道路暢通安全。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山東笏山金礦救援
1月12日,救援人員在山東煙台棲霞市笏山金礦事故現場作業。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逐日追光
1月8日,在新建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建設現場,中鐵十一局的“崑崙號”千噸級運架一體機在夕陽中作業(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冰封黃河
1月11日拍攝的已經結冰封河的黃河濟南濼口段(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斗轉星移
在位於西藏山南市境內日託寺附近拍攝的星軌(合成照片,1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舞動晨光
1月13日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黑頸鶴。
近日,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候鳥越冬高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在晨光中翩翩起舞,給冬日裏的草海增添了生機。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深情對望”
1月8日,觀眾在攝影展上觀看展出的野生動物攝影作品。
當日,“我們彼此守望——王蒞翔野生動物生態攝影作品展”在吉林省圖書館開幕。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威寧霧海
1月14日在貴州省威寧縣城拍攝的平流霧景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冰霜拂面
1月8日,在中鐵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錫林浩特站,一名調車員在整理防寒面罩。
當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氣温低至零下30攝氏度。中鐵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錫林浩特站調車員在嚴寒中進行調車作業,每班室外作業時間長達7個小時。
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破冰行動”
洛陽供電段和工務段在觀音堂隧道進行聯合打冰作業,郭振中在幫忙清除隧道壁的冰柱(1月12日攝)。
1985年參加工作的郭振中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供電段三門峽接觸網維修工區工長,30多年的隧道打冰工作,讓他對隧道結冰點了如指掌。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是鐵路人戰冬運保春運的關鍵期,也是“破冰行動”的繁忙期。2020年12月以來,由於經歷了兩次寒潮,打冰任務艱鉅,郭振中沒有回過一次家。在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供電段和洛陽工務段,像郭振中這樣的“打冰人”還有很多。
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雪中送炭
1月10日,在撫遠市新世紀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工區內,李顯軍用鐵錘作業。
59歲的李顯軍所在的黑龍江撫遠市新世紀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是撫遠市唯一一家集中供熱企業。冬季的撫遠極寒天氣較多、供暖工作艱鉅。作為燃料車間運行班班長,已有14年上煤工經驗的李顯軍總是出現在工作最辛苦的户外上煤口。
新華社發(張濤攝)
鐵路清沙人
1月12日,“清沙人”在清沙作業中。
2019年12月全線貫通的敦煌鐵路,串起新疆、甘肅、青海、西藏四省區,填補了這一區域的路網空白,新疆和西藏之間運輸距離縮短1100公里。其中陽關至沙山溝段,位於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境內有名的沙棗園橫風區,“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這裏長年風力5至6級,最大風力可達10級左右,沙埋線路時有發生,對鐵路行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承擔排險維修任務的,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嘉峪關工務段肅北線路維修工區的14名職工,他們還有一個更貼切的稱呼——“清沙人”。
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博物館光影
1月10日,觀眾的身影倒映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藝術展品上。
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公佈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於2016年9月正式對公眾開放。
新華社記者 尹棟遜 攝